我国食品安全研究及与国外的差距概述

发表时间:2011-09-08 阅读次数:790次

行业起步晚、研究分散、标准化和产品化程度不高

   对于食品安全的研究,我国的研究组织相对比较分散,在研究力量不够集中的情况之下,存在难以在食品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问题;同时,这些组织虽获得一些技术成果,但同国外成熟的成果转化机制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工程技术转化平台和转化体系尚不完备,很难将这些分散的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发挥积极的食品安全监测作用,这不仅造成了我国的科技浪费,也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损耗。

  行业创新平台和体系构建不完备,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随着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和科技的进步在食品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凸现,日新月异的国际科技革命带来的食品工业的重大变革,使食品的品种日益丰富,这也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出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研究创新体系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我国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健全、创新成果数量不足、层次不高和区域创新结构趋同化等难以回避的问题,食品营养研究仍然停留在宏观营养素的检测、简单营养素的添加混合的所谓健康食品制备模式等食品工业的初级阶段,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营养学发展要求。我国食品包装法律法规、标准不完善,相关机构监管不力,使部分不法食品包装生产商有机可乘,某些食品的产品包装上未标注生产日期,产品的包装方式或包装标签不符合规定,这势必引起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通常检测需由专门的检测机构利用大型仪器设备进行,且检测周期一般较长,我国食品包装安全检测手段与检测设备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创新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缺乏简单易行的检测手段与快速、高效的检测设备,使得大多数食品包装安全检测无法实现,不能保证食品包装的安全。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我国的区域创新体系,使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创新能够更健康、更快速、可持续发展。

  理论研究、产业化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严重滞后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十分重视,并在食品安全与营养研究方面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有关食品安全与营养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如光谱、色谱、质谱及其联用等技术已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得到应用,然而由于我国食品安全科学技术薄弱、食品安全隐患较多,致使我国食品安全工程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在食品安全检测监测方面,目前我国部分研究机构、企业已经开发出以黄曲霉毒素、瘦肉精、氯霉素等有害物质的免疫学方法为基础的ELISA和胶体金检测技术,同时成功地研制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生物芯片。但是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监测产品技术成熟度不够,且具有严重的滞后性,总是在食品安全事件产生之后才作出检测技术上的跟进,使得我国目前多数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产品(包括标准样品)和仪器长期依赖进口,加大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检测成本。
我国的食品安全危害物的代谢转换、分布与消长规律没有得到有效揭示,不利于有关职能部门的残留限量标准制定、科学化管理与执法,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控制技术,如很多食品添加剂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这些化合物在人体内、动物体内的代谢转化规律不清楚;在食品加工流通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合物,对这些化合物的安全性需要严格准确的评估。另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不断涌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转基因安全评价体系和模型十分迫切。
 
   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以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为己任,围绕公众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开展研究和培训,为我国食品安全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为重大国内、国际活动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中心必将致力于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和安全,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社会和谐进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投稿人:邓云

版权所有: 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