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百姓正在热切关注一个并不显眼的消费品—食品保鲜膜。引起关注是因为此前有媒体报道,目前在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各国部已全面禁止使用PVC包装 材料,由于在本国遭禁,日本和韩国的聚氯乙稀PVC食品保鲜膜正转道中国销售。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保鲜膜的材质。食品保鲜膜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种类。就材质而言, PE和PVDC是安全的。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中氯乙烯单体残留量(氯乙烯对人体的安全 限量标准为小于1mg/kg)。当人们接触过量的氯乙烯后,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二是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加工助剂的种类及含量。现行国际标准和我国国家标 准都允许限量使用己二酸二辛酯(即DOA)作为增塑剂(规定限量不超过35%)。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6家企业生产的44种PVC食品保鲜膜的检验结果显示,所检样品中的氯乙烯单体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是安全的,但也有一些企业违规使用了 禁用的增塑剂。”但是在这次检查中发现有些企业在生产PVC食品保鲜膜时,使用了这种DEHA增塑剂。含有DEHA的保鲜膜遇上油脂或高温时(超过摄氏 100度),增塑剂容易释放出来,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健康带来影响。
据了解,我国生产食品保鲜膜的企业共47家,其中生产PVC食品保鲜膜的企业6家,分布在上海、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些企业绝大部分为中外合资或外国独资企业。
质检总局根据专项监督抽查发现我国PVC食品保鲜膜中含有DEHA的情况,为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向消费者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选购PE食品保鲜膜 或标识“不含DEHA’’的PVC食65品保鲜膜;使用不含有DEHA的PVC食品保鲜膜不宜直接用于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也不宜直接用微波炉加 热。
选购安全保鲜膜需一看二摸三火烧
一“看”。看它有没有产品说明,如果包装上面打着PE保鲜膜或者聚乙烯保鲜膜,就可以放心使用;如果写着PVC或者是没有写材质的话,就尽量不要购买。
二“摸”。聚乙烯保鲜膜一般黏性和透明度较差,用手揉搓以后容易打开,而聚氯乙稀保鲜膜则透明度和黏性较好,用手揉搓后不好展开,容易粘在手上。
三“火烧”。聚乙烯保鲜膜用火点燃后,火焰呈黄色,离开火源也不会熄灭,有滴油现象,并且没有刺鼻的异味;而聚氯乙稀保鲜膜由于含有氯元素,用火点燃后火焰呈黄绿色,烟雾比较大,没有滴油现象,离开火源后会熄灭,而且有强烈刺鼻的异味。
建议消费者尽量使用相对安全的聚乙烯(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