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网络名人的争论掀起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新一轮讨论,一些专家呼吁,在购买转基因产品时,应让消费者有知情权。
2013年9月7日,在中国农业大学玉米试验田,生物化学家及转基因技术支持者方舟子带领20多名志愿者吃转基因玉米。9月8日,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上对其提出质疑。随后,许多网民和专家加入了这场讨论。
由于转基因食品在全球范围内仍存在争议,这场讨论并没有达成一致。
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机构(ISAAA)表示,有28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全球81%的大豆、35%的玉米和30%的油菜是转基因作物。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Wang Xiaoyu)称:“在中国,逾半数的食用油消耗都是大豆油,这些油中90%都是用转基因大豆制成的。”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Cheng Tongshun称:“人们有权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是否吃转基因食品的选择权应交给他们。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应得到保护。”
尽管中国对转基因食品有严格的商标机制,包括明确标注,但许多转基因食品仍然没有这些标识。
有关人员发现,北京和天津的一些大型超市,在标注转基因或非转基因的知名品牌食用油产品中,非转基因标识尤为明显。
在酱油和豆浆等其他产品中,这些标识则不常见,尤其是那些非知名厂商生产的产品。
不愿透露全名的粮油外商投资企业销售员Zuo表示,转基因大豆每吨4,260元(约合700美元),非转基因大豆每吨5,000多元。一些酱油生产商不对转基因大豆进行标注。
有关人员还发现,几乎所有新鲜农产品都缺少转基因信息,但一些新鲜的转基因农产品在当地市场很受欢迎。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Wang Junping称:“中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转基因产品管理经验,并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Liu Junhai称,商业运作、监督、食品药品安全及卫生部门应联合建立一个转基因产品信息共享网络。这样的网络能缓解人们的恐惧,因为信息透明、可以审查。
来源: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