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鹤小学附近的食品摊贩设在简陋的车棚下很受欢迎。
东方网3月4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根据市青保委印发《2014年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点》,明确要严厉打击学校周边经营户销售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不断推进学校周边市容环境难题顽症的破解。
连日来,青年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放学后,比起逐渐冷清下来的校园,不少附近的餐饮店、小吃摊却迎热火朝天,有些甚至颇有点规模,成为了学生们口中的“黑暗料理街”。这些看似美味的东西,同时也带来了食品安全问题。
地点:鹤旋路
校门口约50米处 车棚下一排都是食品摊点
上周五青年报记者来到了位于嘉定区鹤旋路上的金鹤小学,时值下午3时许,学生们陆陆续续地走出学校。尽管当天气温很低,但寒风却阻挡不了学校东侧几个摊点的“火热”。
就在金鹤小学正门东侧约50米的地方,有一家菜市场,而菜市场前方的一小片空地上,原本用来摆放非机动车的车棚,成为了几个商户设摊的场所。金属的大棚下,各个摊点紧挨着,连成一整排,葱油饼、烧烤、关东煮应有尽有。
当青年报记者来到时,不少身着校服的小学生已经“大快朵颐”起来,还有的学生围在摊子周围,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在葱油饼的摊位上,摊主则一手收钱,然后继续用收钱的手直接接触食物,不仅没有手套,更不用提口罩这类卫生产品了。关东煮的摊位上,一串串肉丸同样摆得满满当当,并不断冒着热气。一大锅食物暴露在外,没有任何东西遮挡。
但这些细节并不影响其生意,不少大人也加入到购买的队伍中来。在记者观察的这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前来购买的孩子络绎不绝。有的孩子甚至和家长吵着想吃一串关东煮,家长拗不过,只得同意。
附近几名正在等着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告诉青年报记者,这些摊点已经开了至少一年的时间了,而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就是学生。“虽然不像过去那样占道经营了,但现在食品安全我也很关心。还是对这些食物的卫生有些怀疑,又都是无证经营,所以我从来不给自己的孩子买。”市民朱女士告诉青年报记者。
而一名金鹤小学的学生也直言:“我就吃过一次,有个同班同学曾经吃过,结果拉了肚子。所以爸妈也不给我买了。”
地点:常德路长寿路
豆腐摊设在人行道 价格便宜学生难抵诱惑
无独有偶,昨天青年报记者来到位于普陀区长寿路的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下午4时许,身着校服的学生们陆陆续续地结伴走出学校。不过由于地处闹市,附近正规商家较多,如今不少学生更倾向于购买正规餐饮店的点心小食。不过依然能够在学校附近找到不少流动摊点,也同样有不少学生看在“价廉”的面子上光顾它们。
在学校大门东侧约100米的常德路上,青年报记者看到了一个开设在人行道上的流动食品摊。此时,餐车上的铁板正发出“滋滋滋”的声响,上面摆放了一块块豆腐,而摊主正不断地翻炒。一旁的车辆不断驶过,摊主不以为然,任由扬尘吹过。其间,一名学生在此购买了一份,转身离开。
这名学生随后向青年报记者坦言,其实他对于这些摊位上售卖的食品的来源也存在顾虑,但有时候难以抵挡它的香味,加上很多同学都会购买,食品也经过高温加热。“所以也就给自己有点小小的安慰了,侥幸心理吧。”
而在学校不远处的长寿路近常德路,食品流动摊贩相比之前数量更多了些。除了卖烤豆腐的摊位,还有不少烧烤摊点。尚未走近,香味已经扑鼻而来,此处距离学校只隔一条长寿路,又处在地铁的出入口,记者同样见到有不少学生经过并购买。
青年报记者近日还前往了位于浦东金台路上的陆行中学南校,校门右拐开着一整排店铺,大都为文具店与小吃店。不过就在这些文具店的门前,开着几个贩卖炒面炒饭、烤肠的摊位。这些摊位距离学校正门不过四五十米。一名女生购买后,摊主娴熟地倒油,从毫无遮盖的面盆内拿出一把面条,经过一番翻炒,一小份炒面被放入一只白色的一次性泡沫塑料餐盒中。
[权威说法]
食品摊贩禁止在校门口百米内设摊经营
昨天,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顾振华表示,在2011年9月起施行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禁止食品摊贩在距离幼儿园、中小学校门口一百米范围内设摊经营”。另外,《办法》第四十五条还明确,“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加强对幼儿园、中小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可能影响儿童、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他表示,这些开设在学校周边的食品摊贩,可以根据它的具体情况,由城管、工商和食药监等部门进行取缔。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