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系统治理才能真正保障食品安全

发表时间:2014-03-09 阅读次数:148次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会长、三全集团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顾问陈泽民经过深入调研与思考,撰写了关于以系统治理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建议

陈泽民认为,就当前的各种矛盾情况下,仅靠某一方面的局部治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只有从完善法律约束、道德重构、机构改革、社会治理优化、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系统治理,才能真正保障食品安全。

他建议《食品安全法》的修订要有前瞻性。他建议《食品安全法》修订要与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兼顾,进一步优化食品安全管理的体系和运行机制,着力解决权责不清、部门之间合作协调不顺畅以及管理的缺位和越位等现象,重点关注监管部门责任机制的建立和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

他同时分析认为,《食品安全法》的修订要注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无缝衔接。他说,我国农副产品生产方式落后、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原材料的不合格,但是由于原材料检测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检测项目,这就有可能导致某项本不该在食品中出现的危害物在没有经过检测的情况进入到某种食品当中,给食品安全带来影响。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急需《食品安全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之间的统筹与链接,并通过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环境综合治理来保障原料的安全。

他说,在我们进行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必须辅之以猛药重典的处罚。建议道德重构要与猛药重典的处罚相结合。

在本次提交的关于以系统治理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建议的提案中,陈泽民还提出了利用现有的网格化管理社会综合服务平台解决小摊贩、小作坊这一食品安全监管难题的建议。

他认为,目前由于基层监管力量的薄弱,导致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饮店和食品摊贩长期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盲区,单靠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管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建议在现有的网格化管理社会综合服务平台中导入食品安全检查反馈等职责,网格信息采集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或群众反映的食品安全信息,通过手机等信息终端即时发送至信息平台,平台收到后即可反馈到本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到现场处理,处理完毕反馈、核实、结案。

来源: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农业产业商会

版权所有: 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