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日起,食品生产者生产的食品不得再使用原包装、标签和“QS”标志。使用原包装、标签、标志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可以继续销售。
看“SC”编码能知食品种类
而消费者们从新的“SC”标志编码中能了解什么信息呢?对此,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其中“SC”是“生产”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后跟14个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依次为:3位食品类别编码、2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2位市(地)代码、2位县(区)代码、4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
“SC”编码代表着企业唯一许可编码,即食品生产许可改革后将实行“一企一证”,包括即使同一家企业从事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3类产品生产,也仅发放一张生产许可证。这样一来就能够实现食品的追溯。
同时,新的食品生产许可类别的划分上变化较大,现在共分为31大类,其中:1类为保健食品,另30类为普通食品。改革前的28大类仍然保留,但增加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2大类。
“食品、食品添加剂类别编码由3位数字组成,第1位数字代表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识别码,数字”1“代表食品、数字”2“代表食品添加剂。第2、3位数字代表食品、食品添加剂类别编号。”上述有关负责人介绍。
食品伙伴网备注:实施SC以后,QS标志取消,食药局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再弄所谓的“SC标志”,企业只需在包装上标注SC编号即可,而采用一企一证(号)以后,一个证号下面,可能有多个单元的产品,证号只能体现一个单元,所以文总所谓通过证号查食品类别的说法存在歧义。
来源:食品伙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