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庆祝交大农学院成立10周年暨上海农学院建院50周年举办学术报告会
发表时间:2009-04-30
阅读次数:251次
2009年 4月29日下午,为庆祝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成立10周年暨上海农学院建院50周年,在农业与生物学院报告厅举行了“食品科学学术团队”学术报告会,共由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六位教授和副教授分别围绕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做了非常精彩的专题报告,很多相关专业及其他方向的研究生以及高年级本科生们聆听了本次讲座。
本次学术报告会由史贤明教授主持,他首先给大家做了有关食源性致病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的报告,针对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食源性致病菌--单核增生李斯特细菌,从分子检测及菌膜分子生物学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以国际视角,对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接着,王正武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表面活性剂与泡沫在食品中的应用,并做了“有关部分有毒食品添加物的化学检测及食品安全预警研究”的报告,将分子模拟、光谱分析及量子化学等新型简便的方法应用到如己烯雌酚、瘦肉精和毒死蜱等有毒食品添加物的检测中,给我们展示了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的应用前景;张少辉研究员和大家一同回顾了三聚氰胺事件及其对乳品行业带来的影响及对乳制品安全问题的深入思考;随后,赵大云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小分子特异性识别与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分析中应用,吴时敏及宋立华老师分别就食品中风味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做了精彩的报告。
本次学术报告会全面而深入的介绍了食品科学专业各个热门问题,尤其是针对危及食品安全的生物及化学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及方法的创新,让同学们通过这次报告学习了很多新的方法和知识,对食品科学学术团队的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受益匪浅。由于时间关系,答疑时间有限,但大家都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研究报告持续的办下去,给同学及老师们提供更多相互交流的平台。最后,在大家的热烈持久的掌声中,“食品科学学术团队”学术报告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