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新国标要求必须无添加 辨别纯蜂蜜要

发表时间:2011-11-10 阅读次数:191次


      蜂蜜新国标出台 经勾兑一律不能称为“蜂蜜”
  到了干燥的秋天,滋阴养颜又甘甜清香的蜂蜜,当然大受欢迎。然而,长久以来,蜂蜜市场上调制蜂蜜、功能蜂蜜、特效蜂蜜……各种名堂天花乱坠,让消费者更难辨别哪一款才是纯蜂蜜?


 

  日前,卫生部出台了编号为GB14963-2011的蜂蜜新国标,首次明确规定,通过勾兑的蜂蜜一律不能称为“蜂蜜”,并且增加了污染物;兽、农药残留限量等要求。此后,故意添加工业生产物质,却仍标“蜂蜜”的,将视为假冒产品。专家建议,市民日后在选购蜂蜜时,不要过于依赖蜂蜜产品背后那些天花乱坠的功效说明,可以关注是否标明旧国标或新国标,这样可以便于买到放心的纯蜂蜜产品。

 

  市场现象
  市面暂无标注新国标的蜂蜜产品
  由于新国标刚出台,记者连日走访多家大型超市以及蜂蜜专卖店,基本没有发现采用新国标的产品。

 

  据了解,此次新标准中,对蜂蜜的定义、污染物限量和农药残留等都做了最新规定。此外,新国标还规定,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应安全无毒等,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明确蜂蜜定义”部分,新国标规定: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物质。换而言之,蜂蜜是天然物质,经过化学工艺加工的,只能称为“蜂蜜制品”,而不能直接使用“蜂蜜”这个名字。

 

  然而,记者在不少超市中依然能够发现部分添加花粉、低聚糖的“调制蜂蜜”、最适合儿童饮用的“儿童蜜”、美容养颜的“女人蜜”等各种蜂蜜制品仍然标着“蜂蜜”字样,而且在背后的产品说明中,还介绍了多种蜂蜜的功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号称添加了花粉、蜂胶、低聚糖等多种昂贵成分的调制蜂蜜的价格,一般比纯蜂蜜还要便宜8元~10元。不过,也有不少牌子的蜂蜜已经在产品名称上有所区别,配料表中原料较多、不止纯蜂蜜的,一般改称为“蜜膏”、“蜜乳”、“蜜宝”。


       市民声音:对新、旧国标均了解不多
 
 “蜂蜜出了新国标吗?一般很少了解……”“旧国标都不是很清楚,更不要说新国标了。”虽然新国标出台已经将近一个月,然而,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随机询问了多位在超市蜂蜜专柜选购蜂蜜的市民,大部分市民对蜂蜜新国标知之甚少。更有市民直接表示,买蜂蜜时,从来没有考虑过所谓的“国标”的问题。采访中,大部分市民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放在商场“蜂蜜区”的商品,就一定是蜂蜜。个别市民表示,会在选购前先看一下产品背后的成分介绍,发现如果还有其他成分的,一般就不买。


  虽然目前市民对新国标了解不多,但是,对于新国标区分清楚纯蜂蜜与蜂蜜制品以及对蜂蜜制品的污染物限量等有了明确规定的做法都表示认同。一直有坚持每天喝一杯蜂蜜习惯的陈小姐说:“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最让人不放心,新国标要求更加严格肯定是好事情,我们喝蜂蜜也会喝得更加放心。问题的关键是,有关部门一定要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不要让新国标形同虚设。”


  温馨提示:
  辨别纯蜂蜜要“三看”
  虽然可以通过口感和颜色简单识别蜂蜜品质的好坏,但专家表示,目前科技已经十分先进,即便是掺假、纯度不高的蜂蜜,在色泽和黏稠度等方面,都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对于没有长期接触蜂蜜的市民来说,很难单纯从外观上辨别出来,目前只能通过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才能确定。不过,对于市民来说,在购买纯蜂蜜前可以做到先“三看”,从产品包装、价格、品牌、认证标签等方面入手,更容易买到质量有保证的产品。


  ●看品牌:老字号、国企等知名度高的品牌。这些品牌由于比较注重品牌的美誉度,而且受政府部门、检测部门的多方监管。因此,对产品的品质管理很注重。


  ●看价格:因为假蜂蜜的成本比真蜂蜜要低得多,且假蜂蜜的销售也抓住了消费者图便宜的心理,所以价格一般都很低廉。因此便宜的产品是假蜂蜜的可能性大。


  ●看产品标签上鉴定:目前市场上标明“符合GB18796要求”,这是国家蜂蜜的标准,意味着企业承诺包装内的东西是蜂蜜。如果是今年10月20日以后生产的蜂蜜,则选择“产品标准号”一栏有GB18796与GB14963两个标准的蜂蜜更放心。 

 

消息来源: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