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饮料网讯 11日,湘潭市52位村名食用米粉后,均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据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这起中毒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据了解,这些米粉均来自一家无证米粉作坊。目前,该作坊老板已被警方控制,村民也已全部脱险。湘潭县疾控中心初步调查认为,此次中毒事件是因为米粉食用细菌含量超标,具体中毒原因将于近期公布。
事件
52人吃米粉中毒,村民现已脱险
11日,湖南湘潭县中路铺镇52名村民吃完米粉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病人在第一时间被送往中路铺中心卫生院、湘潭县人民医院、湘潭县中医院就诊治疗,经医院初步诊断,这些村民均属食物中毒。
目前,中毒人员全部得到了妥善治疗,均没有生命危险,已有部分病人症状解除回家。
据调查,这次中毒事件涉及4家粉店,这些米粉产自当地一家作坊。
原因
米粉细菌含量超标 有待进一步调查
经调查,导致此次中毒事件的米粉产自当地的一家作坊,这家作坊卫生条件较差,未办理健康证明和相关证照。随后,该作坊老板被公安机关控制。
湘潭县疾控中心初步认为,此次事件为食用细菌含量超标的米粉引起的食物中毒,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化验分析,结果近期将公布。
湘潭县委宣传部还称,因食用米粉中毒,湘潭县还是首次发生。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湘潭县将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一次全面的执法行动。
连线
米粉将有“身份证” 身上带着“随附单”
9月11日, 长沙市食安办、市工商局、市卫生局组成米粉整顿督查组,对流通环节和餐饮环节的湿米粉销售进行了检查。在对超市、农贸市场、快餐店系统走访检查中发现,不能提供进货来源、送货凭证是目前米粉业流通环节的通病。
长沙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食安办主任黄吉邦表示,为解决这一问题,监管部门正在制定规格的“随附单”,它将成为米粉流通身份证。商贩进一笔货就要填一次单据,明确品名、来源、去向、数量等,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将从中一目了然地获悉商品流通信息。
链接
违法添加焦亚硫酸钠,16人被刑拘
7月上旬,长沙市食安办、公安、质监部门人员组成专案组,对市场上的米粉进行随机抽样并送检,发现一部分企业仍旧在违法添加焦亚硫酸钠。经过对生产企业内部的工作环境、生产流程、销售渠道的侦查,7月30日,专案组统一行动,共查处米粉生产企业8家,打掉生产不合格米粉犯罪团伙4个,摧毁不合格米粉生产线7条,抓获涉案人员21人,封存制作米粉的原料大米、湿米粉半成品、成品共计十余吨,查扣违法添加物焦亚硫酸钠1吨多。目前,涉嫌犯罪的16名嫌疑人已经被刑拘,案件在进一步的侦查之中。
提醒
选购米粉可从四处入手
如何辨别米粉质量的好坏呢?警方提醒市民,
首先看外观,好米粉外形均匀、平直、无结疤、无酥脆及霉变,否则就为劣质品;
其次看色泽,好米粉颜色洁白、通透、无斑点,否则为劣质品;
第三是闻味道,好米粉无霉味、酸味及异味,否则就是变质了;
最后,好米粉煮熟后有韧性,不粘锅,不糊汤,也不会出现断条。
来源:中国食品饮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