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有机食品行业是对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我国的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双汇“健美猪肉”,上海染色馒头,台湾塑化剂事件到欧洲的毒黄瓜、美国毒哈密瓜事件,这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食”面埋伏、谈“食”变色等词语风靡起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当今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食品安全隐患该如何排除、食品安全事故要如何避免成了我国政府和所有食品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食品安全是指从农田到餐桌,包括农业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销售等活动在内的整个食品供应体系符合特定标准和要求,以使食品不存在可能危害消费者及其后代生命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在整条食品供应链上,源头的安全控制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才能更有效的维护食品安全,维护人类健康。而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正是从食品源头开始控制食品的安全性,实现食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对于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食品的内涵和发展现状

   我们所谓的有机食品(Organic Food)并不是化学上的概念,“有机”源于Lord Northbourne在《Look to the Land》一书中提到的有机农场(Organic Farming),是指整个农场是一个自己自足的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依靠外界的化学物质而进行的化学耕种,所以我们便把这种天然的农业生产体系叫做有机农业。而通过有机农业生产的农作物经过有机规范的加工、包装、运输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食品才能叫做有机食品。

   目前国际上有机食品发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的比较快。这种发展不仅仅是指有机农业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有机食品的产值的迅速增加,还包括社会对于有机食品的一种认知认可程度的加深以及有机食品认证制度的不断完善。例如在过去的l 0年中,德国用于有机农业的农用土地面积增加了53%,机食品在各大城市的超市专柜或者专卖店出售,尽管价格不菲但仍然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各大城市有机食品的专卖店越来越多。德国有机农产品市场是欧洲最大的有机农产品市场,其所拥有的有机农产品占整个欧洲有机农产品的26%。

我国的有机市场起步比较晚,由于国际有机标准比较高我国按照具体国情推出了绿色食品的概念。所以我国目前市场上较为人们熟知的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很多人对有机食品并不了解。而这也是阻碍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的巨大障碍。我们所熟知的绿色食品是我国政府认证的农产品类别,分为A级和AA级。AA级的标准比A级更高、更严格。而AA级绿色食品是较为靠近有机食品标准的。可以说有机食品是比绿色食品更为健康更为天然的无污染食品。只有全面的了解有机食品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大力度的推广和宣传有机食品才能发展有机食品行业,推动我国食品安全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有机食品对于食品安全的保障意义

   有机食品对于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自身种养植、食品生产和加工的过程就决定了其拥有安全、营养和健康的特性。全球对于有机食品的认证标准基本一致,严格程度略有不同。有机产品认证涉及到从田间生产到加工、运输等方方面面的标准和要求。举个最基本的例子,有机食品从种养殖开始就遵循严格的环境要求,为了避免有机农业区域受到临近生产区域的干扰和污染,有机农场必须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隔离物。用于有机作物种植的土地必须有2-3年得转换期,以去除之前农用地的农药化肥残留,确保有机作物在纯净的土地上生长。而有机动物的养殖也要为动物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而不是如传统农业一样将鸡鸭等家禽束缚在笼子里面。还要给予家禽家畜充分的光照,让其在健康愉快的环境下成长。有机食品在源头开始就是从没有化学污染的土地上种植和养殖的,在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也不允许加入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和饲料。在食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包装材料的使用还是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必须都是通过有机认证的材料。所以可以说,有机食品是最为让人们放心的,最安全的食品。

   传统农业为了使土壤增加肥力,为了促进果实的成熟,农户们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都会采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据统计2007年我国化肥使用量达4700万吨,这些化肥中约有55%到75%的氮和75%到90%的磷将残留在土壤中或者进入水体中,造成土地和水体的污染。食品的这些从源头就已经开始了的污染是我们消费者看不到的,更不用说在食品加工包装过程中缺少食品安全意识的企业和厂商为了谋求暴利而进行的违规操作。有机食品恰恰能够弥补这些薄弱环节的不足,杜绝食品安全隐患,为消费者打造一个有机的、天然的食品消费环境。对于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也有积极的贡献。

有机食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有机食品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其制度规范也比较完善。我国之所以发展之后原因是诸多方面的。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短缺问题紧迫,而有机食品由于不使用人工化学的物质,所以其虽然作物的质量高,安全性高但是其产量少,果实小,色泽也不如使用化肥和农药的作物美观,所以我国必须在保障食品供给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发展有机农业。由于有机食品的品质高、产量少也导致了其价格比普通农产品要高很多,这也为有机食品的普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有机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生产的品种较少,没有反季的蔬菜和瓜果,所以其供应较为单一,也比较难以满足大众对于多品种蔬菜和水果摄入的需求。

   从2009年起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开始在我国发展起来,虽然近几年我国大都市如北京上海等地也成立了许多家有机食品企业,但是我国的有机产品市场仍然不成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价格体系混乱,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认证标准不完善、存在制度漏洞、认证不严格等问题,造成有机市场鱼目混珠,消费者难以辨别有机食品的真伪。

有机食品的发展途径

   如何发展我国的有机农业、如何让老百姓吃到真正的有机食品对我国而言是我们目前必须面临的问题。我认为要克服以上种种问题和困难、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建立健全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发展机制,包括有机管理机制、有机推广系统、检测机制等等。有机农业想要有稳固的发展必须要有坚实的管理机制、发展体系,从田间到餐桌,整个过程、各个环节都必须都遵循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原则和各项标准。唯有这样才能保障有机食品的健康发展,树立消费者对于有机食品的信心。

2、政府应给予有机农业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基于有机农业的重要性,我国政府应在保障基础粮食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扩展有机农业用地,给予优惠政策,吸引农户进行有机改革。培养有机农业的技术人才,为有机农业引入高新技术。

3、完善我国有机食品认证标准。我国应和国际接轨,不断完善我国有机食品的认证标准,参考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和要求,以促进有机食品的出口,增加有机产业外贸收入。

4、大力宣传和推广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加大力力度推广有机食品的概念和其健康无污染的生产加工过程,让老百姓认识到有机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区别。提高生产者、加工者的有机理念,提高企业各级领导的规范生产意识,进一步保障有机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只有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息对称才能使有机市场的价格平稳,减少价格紊乱的现象。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其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有机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保证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除此之外,有机农业投入成本低,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环境,维护自然和资源的平衡,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墨楠

学者简介

刘墨楠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 宣传部负责人
1983年出生,2010年11月毕业于德国霍恩海姆大学,获得农业经济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底进入上海交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研究方向:1. 有机农业动、植物种养殖技术,有机食品标准体系。2.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化进程以及龙头企业发展战略研究。3.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行政职责:负责中心的网站建设,食品安全公益培训,中心会议事务以及宣传推广活动等。
Email:liumn@sjtu.edu.cn Tel:021-34205758

 

版权所有: 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