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素荷顾问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

  自2011年“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奖”举办以来,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顾问孟素荷及该学会的专家一直是这一权威奖项的“高参”。孟素荷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就目前国内消费者颇为关注的中国传统食品产业化过程中的挑战、食品安全制订修订、七星奖的作用等问题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第一财经日报:分析从2011年~2013年发生的著名的食品安全事件,从分布上说往往是突发的、散点的,涉及影响食品安全的各个领域,您是否能对这些事件涉及的行业、主要问题以及公众的关注点等方面,给出一个更加详细的解读?
孟素荷:3年来我们追踪了36个食品安全热点事件,较真实地浓缩了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和焦虑。而从3年中热点问题的分布看,有四个主要方面受到公众的较多关注,包括:
1.以传统食品产业化为特征的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如方便面、骨汤、冷冻食品等,在上述36个事件中占了28%。
中国传统食品的复杂性,导致传统食品的产业化自主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性评价正在成为中国食品工业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独特问题。其中更多体现出的是公众对工业化食品的疑虑和不信任。
2.对标准的争论与质疑占了17%。
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修订,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的科学基础是风险评估,它的制定原则是体现消费者、政府、企业三方利益的平衡,而不是愈严愈好,那样会无端加大生产成本,对三方都形成伤害。
标准的另一个属性是技术贸易门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企业不可能也无法绑架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在标准制订、修订的领域内,是风险评估的数据说了算,是科学家的共识说了算。
3.乳制品行业始终受到最高关注。
因为中国“四二一”型独生子女的特征背景,及三聚氰胺事件的阴影,以婴幼儿奶粉为代表的中国食品依然缺乏消费者的足够信任,任何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负面报道总能引起消费者的恐慌,这是中国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的浓缩。


4.恶意造谣是全球食品业的通病。
食品安全是道德、法规、技术三个层面的问题,道德是第二道门坎。而恶意造谣就是在道德层次上的犯罪,体现的是无良,业内存在这种人,是全球食品行业的顽疾,应该以“黑名单”的方式予以公示,这种人不能干食品。
第一财经日报:从去年至今,“洋食品”被屡屡爆出有食品安全问题,您认为作为消费者应当如何正确看待进口食品,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又应该如何通过加强监管来保护消费者权益?
孟素荷:食品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洋食品”有安全事件,也不是现在才有。在同样的标准下,以保护消费者安全为目标,我更在意的是这些。当然,当你以3倍价钱买了一个不安全的“洋食品”时,内心的感受是不同的。其实,中国食品工业目前已进入较高水平,有些产品的竞争力也很强,而且销售周期相对短,从安全的角度讲,我一般会买国货。
换一个角度讲,欧、美、日这些食品安全法规非常健全的国家也屡屡出现食安事件,这说明:食品安全永远不可能是零风险,只是不同时期有不同侧重点而已,中国的食品安全只能打“持久战”。
第一财经日报:七星奖已经举办了3届,您对这3届以来获奖的食品企业整体上有什么印象?
孟素荷:这3届“七星奖”,我参加了两届。在媒体对食品行业事件的一片炒作声中,七星奖以“抑恶扬善”为主题,对一大批坚守食品从业者道德理念的企业进行了表彰,这是一种难得的清醒。我认为,企业家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只有他们的理念与实践到位,中国对食品安全的管控才能落地。因此以七星奖的方式持续地鼓励那些有道德的企业家,看似务虚,实则务实。
我同时认为,对七星奖所设计的七个方面的坚守是最难的,因此,七星奖应关注那些每年上榜的企业。同时,要保持较高的进入门坎,形成品牌。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版权所有: 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