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解析

       近日,由诺如病毒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截止到今年2月20日,浙江嘉兴市海宁、海盐的多所学校近期陆续发生学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据嘉兴诺如病毒最新消息,嘉兴诺如病毒发病学生累计511人,经检测结果判断引起诺如病毒的原因是饮不洁桶装水所致。
       3月初,日本福岛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食堂就餐人员中有88人疑似感染性肠胃炎。事件调查结果显示88人的年龄在20~78岁之间,其中食堂工作者3人,教职员工和学生共65人,外来人员20人。从其中23人体内检测出诺如病毒。
       3月20日,北京市东直门香河园路一幼儿园内,多名孩子突然出现呕吐症状。对此,园方负责人称,幼儿园共有20个孩子患病,主要集中在小班和中班,大部分孩子已经康复。经疾控中心对其中两名患病孩子的诊断,确认受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已被欧美国家公认为导致成人病毒性腹泻及胃肠炎的首要病原体,是儿童病毒性腹泻中,仅次于轮状病毒的第2位病原体。由于诺如病毒侵袭力强,且各年龄阶段人群均易被感染,传播途径易于实现,常造成医院、学校、军队等集体单位的爆发和流行,人群危害较大。
       鉴于诺如病毒的大规模暴发,公众对于它的了解以及诺如病毒暴发后应对措施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诺如病毒主要有以下特征:
临床特征: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
传播: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⑴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⑵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⑶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治疗:
       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轻度脱水时,运动饮料或其他饮品(不含咖啡因或酒精)可起到一定的补水效果,但不能补充重要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因此,在药店购买口服补水溶液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
预防:
⑴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⑵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⑶诺如病毒感染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⑷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⑸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专家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食品系教授指出诺如病毒水源性传播是以水为病毒载体,若水源被污染,容易造成暴发流行。鉴于最近的浙江嘉兴发生的大规模诺如病毒食品安全事件,我院检测中心专门对桶装水进行了检测,通过模拟日常使用饮水机的5种模式,分别做了相关测试,结果显示,饮水机不清洗或清洗不当都会引起饮用水质污染,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样本,其菌落总数这一指标数据是国家标准的16倍。而桶装矿泉水厂家提供的取水源也可能成为诺如病毒的传播的媒介。我院教授指出桶装水还是可以喝的,如果要喝桶装水,最好选择小容量装的,尽快喝完。如果桶装水在饮水机上滞留的时间过长,就开启饮水机的加热键到自动停止,实验结果表明,高温(72℃ 4分钟以上)和氯制剂(chlorine)均可有效灭活诺如病毒。

 


       同时,中山六院消化内科医学部首席专家胡品津教授提醒,接触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都可能被感染诺如病毒。一旦有人感染,很容易发展为群体性大规模传染。
       不过,这种传染比较好控制,因其潜伏期较短,通常感染后10多个小时内就会发病。胡品津教授说,一般情况下,儿童容易出现呕吐的症状,成人则易出现腹泻的症状。出现症状后,最好第一时间就医。治疗后12至60小时后症状可自行消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病毒的排泄会延续2星期左右。
       在病消毒未退期间,千万不能放松警惕。注意个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非常关键。建议在病毒消退的两周内,不吃生食尤其是生的海产品,所有食物(特别是贝壳类海产)应该彻底煮熟才能食用。

       来源: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食品安全内参》

版权所有: 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